采光顶的玻璃面是向光的,
玻璃腻子在阳光紫外线的照射下,在臭氧的剥蚀、风雨的冲刷下,很快就老化产生龟裂,抵抗不了这一年四季大的温差变化,和一天随太阳起落阳光效应产生的温度突变。虽然钢材与玻璃的膨胀差只有0.36mm,但在长期的交变热应力作用下,腻子与玻璃定会脱开而产生雨水渗漏。加上当时的玻璃多数采用4mm厚的,板块太大承受不了风载、雪压,一字型采光天窗,而且安装时还要上人,所以只能作小块玻璃的采光顶。
室外的自然光,透过一个个采光罩聚集起来,
再经过特殊制作的导管将光输送到漫射装置,后由漫射装置均匀地将光照射到室内需要光的地方。每个采光罩直径大约40-60厘米,采集自然光时,通过可调节弯头使导管弯曲或转动,让自然光准确传导到需要光的地方。采集来的自然光,白天可供停车场使用,每个采光罩采光效果达到150瓦的白炽灯,整个地下停车场计划使用6个采光罩,以一天运转10小时计算,每天节约10度电左右,一年就可以节约3000多度电!
有的采光顶防雨水渗漏、排结露水结构设计的相当合理,
可做成采光顶后仍然漏了个一塌糊涂,仔细检查发现是型材接缝处漏水,拆开仔细一看型材端面切的不垂直,还有毛碴,就是型材端面涂胶后再组合也不能保证不渗水。所以采光顶结构型材对接的端头加工一定要细心把关:一是角度要准确;二是要平整光滑。组装时,在型材端先粘上用热熔丁基胶浸过的厚纸垫,以吸收加工偏差,也利于热应力的释放。